


為使學生對我國的發展形勢有進一步的了解,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2020年12月21日晚18:30,信息科技學院林曉峰院長在大階梯教室對20級計算機網絡技術201、202、203和云計算技術與應用201四個班級148名同學開展了對黨十九屆五中全會的解讀。
基于當前特殊的時代背景和復雜的外部環境,此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之于中國的“厚重性”尤為凸顯。會議上,林曉峰院長闡述了,當前,我國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度調整期、百年未遇之大疫情持續影響期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全球政治經濟秩序加速變革,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改變了傳統的生產方式、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且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社會運行造成巨大沖擊,并將加劇全球變局,疫情防控效果也成為檢驗各國治理成效的重要標尺,對全球治理帶來重要影響。
林曉峰院長表示,目前,我們正處于從第一個百年目標向第二個百年目標“轉段”的交匯期,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只要我們抓住機遇,化危為機,就會進一步提高發展的主動權,為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實現奠定更加扎實的基礎,為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有利條件。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6個主要目標,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9個遠景目標,并對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和必須遵循的原則進行了“九個堅持”的概括。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謀劃長遠,為中國擘畫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新圖景。
林曉峰院長強調“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得到解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我國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厚,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大,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我國發展擁有足夠的韌性、巨大的潛力,當前面臨的是發展中的問題,經濟長期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
最后,林曉峰院長對大家給予了殷切的希望,表示青年是推動社會和歷史前進的一支重要力量,而大學生是青年群體中,知識層次較高,最具潛力,最有創造性的群體,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價值取向,將直接影響到國家的未來,事關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全局。因此勉勵大學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